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花蓮新聞 > 在地生活
不能輕忽的海鮮過敏-花蓮醫院
時間:2017-06-07 17:47:44 來源:花蓮醫院 作者:楊均濰 瀏覽人數:
字級 S M L

在急診室常見因為食物過敏來求診的病患,據文獻報告發生率約為2~7%左右。任何食物都有可能引發過敏反應,但是據文獻指出約只有不到一半的病患能明確找到過敏原。最常見引起過敏的食物為海鮮、牛奶、蛋、花生、小麥及巧克力等,然而有些食物過敏其實是因食物中所含的香料、防腐劑或抗生素所引起。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引起多數人食物過敏的過敏原之一,而蝦子、螃蟹就含有原肌球蛋白。一旦蝦子死亡後,體內的酵素會把此蛋白分解出來,而人體食入吸收此蛋白後,具過敏體質的人就可能會產生過敏反應。但事實上,養蝦時所使用的抗生素或抗菌劑,這些藥物也可能是造成過敏的原因。一般說來,過敏症狀在接觸過敏原之後的數分鐘內逐漸產生,通常初期的症狀,包括鼻塞、流鼻水、臉潮紅、結膜炎及皮膚癢疹,有部分病患可能會進展成嚴重全身過敏性反應,例如咽喉水腫及過敏性休克等。

 

花醫-02.jpg

 

一位30多歲曾經有蝦子過敏史的女性,日前夜間在餐廳吃了一道蝦子料理之後,不到幾分鐘的時間就出現了流鼻水、眼皮、嘴唇、舌頭腫脹、喉嚨沙啞及呼吸困難的情形,立即被送到餐廳附近的部立花蓮醫院急診室求助。急診醫師當下進行理學檢查,發現病患呼吸每分鐘三十多下有瀕臨呼吸衰竭的情形,呼吸道水腫而出現喘鳴聲及氣喘聲,心跳過速血壓也偏低有休克的情況,同時也有大片皮膚癢疹。醫師判斷病患有嚴重過敏性休克,立即給予100%氧氣及支氣管擴張劑吸入治療,並即時肌肉注射腎上腺素(epinephrine),在15分鐘後因狀況沒有明顯好轉,而追加第二次注射。同時給予大量靜脈輸液,靜脈注射抗組織胺及皮質類固醇。在半小時之後,病患呼吸狀態逐漸平穩,血壓也趨於穩定,眼皮、嘴唇、舌頭腫脹也稍微消腫,在急診室留觀數小時確定狀況穩定後出院返家。

 

臨床上嚴重全身過敏性反應有咽喉水腫(laryngeal angioedema)、全身性反應(systemic reaction)以及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 shock),特別是曾經有過敏史、過敏性或氣喘疾病、過敏家族史的病患是嚴重全身過敏性反應的高風險族群。過敏性休克除了造成呼吸困難、低血壓外,可能也會導致腦部損傷、腎臟衰竭、心律不整、心跳停止甚至死亡。治療過敏性休克的原則是儘快送醫,並立即使用腎上腺素,發揮減輕腫脹、升高血壓的作用,而大腿肌肉注射腎上腺素比手臂肌肉注射的吸收效果來得快。目前國內已有腎上腺素注射筆(EpiPen)可在緊急時供病患自行使用,以減少延遲治療的風險。此外,氧氣供給及輸液支持可初步穩定病況,而抗組織胺、類固醇則可抑制過敏反應。若狀況持續惡化可能導致病患呼吸或心跳停止,則必須進行插管及心肺復甦術(CPR)。由於高達20%的病患會在發作72小時內再次發作,且目前無法有較好的預測方法,因此在病患發作後建議須留院觀察至少24小時才可返家。

 

花醫-01.jpg

 

資料提供:花蓮醫院 急診科 徐卿晃 醫師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