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花蓮新聞 > 在地生活
吃土當吃補的石雕人生-年輕石雕家 敢夢.敢作.敢不同
時間:2017-06-10 20:59:03 來源:花蓮縣文化局 作者:楊均濰 瀏覽人數:
字級 S M L

這是一群還在吃土的年輕藝術創作者,他們滿腦子的創作、石雕,卻不一定能常被見到穿著光鮮亮麗站在藝廊、展館作品旁的那一刻。

 

這是一個台灣青年石雕藝術版「三個傻瓜」的故事,沒有豐富的資歷,沒有令人驚豔的的場景,有的只是每天在工作室埋頭做作品的他們。

 

在追求夢想過程中不斷的找尋自己的人生;真誠的面對自己的選擇,豐富的創造力、勇於突破常規走自己的路讓生命充滿驚嘆號與逗號,句號?還沒想過,還在摸索,吃土的日常卻總當吃補的過程,除了令人感動,更讓人敬佩。

 

石雕4.jpg

 

王標從小憧憬著作為一名石雕家,玉里高中石工科拿下技能競賽第一,準備出國跟國外石雕選手一起競技時 - SARS來臨,全部喊卡...經歷南投中台禪寺大型神像雕刻磨練技巧,為了生活到處幫人雕刻做了幾年的「專業石雕臨時工」。見證石雕這幾年在台灣的興衰,連原本花蓮縣唯一擁有專業石雕科系的高中母校都為了迎合時代胃口而更改科系。。。

 

由代工轉為創作的辛苦歷程,從青澀的工匠師傅轉為石雕藝術家的酸甜苦辣;住在後山也不會英文的他,因為對石雕藝術創作的熱愛與努力,讓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飄揚在阿根廷的天空。。。

 

石雕2.jpg

 

葉權賢家裡經營珠寶石藝,有著小老闆頭銜不做偏要做石雕。

 

卸下原本光鮮的外衣,披上工作服、戴上耳罩手套、在滿佈石灰塵埃的環境中一刀一鑿把作品呈現出來。這樣的家世背景加上非科班出身要忍受異樣眼光,被認為是玩票性質卻沒想到屌兒郎噹的背後卻是固執又認真。

 

不懂就學! 念大漢、考東華、攻研究所,從學生變成講師 - 一顆不服輸的心加上不能輸的堅持。。。。。他在伊朗讓穆斯林國家對台灣藝術家刮目相看,作品訴說著對生命的熱愛、對石雕的專注、對環保的訴求。

 

石雕1.jpg

 

林立仁放棄每天可以吹著冷氣的辦公室、體面穿著襯衫領帶的生活,原本收入無憂還有著專業工業設計與規劃的頭銜的他,某天卻發現石雕原來是最愛,一腳踏進無底的坑。原本的滑鼠成了鋸子、眼鏡變成護目鏡、螢幕變成石頭...一開始連鑿、槌子都不會拿的他卻努力擠進國際石雕創作營成為選手。

有著講師頭銜教授設計課程,一上完課就換裝成為石雕家。

不穩定的收入、要忍受風吹雨淋太陽曬的考驗、女兒出生的壓力。。。他卻選擇了堅持熱愛的創作生活,讓滿腦子無拘束的創意點子一步步成為屬於自己的作品。。。

 

石雕6.jpg

 

「吃土當吃補」是石雕藝術創作者的日常,他們走出國際讓臺灣石雕藝術被看到、被尊重,他們的堅持精神,或許能讓我們一些啟發與反思:

其實,在地性就是國際型!他們選擇了只有少數小眾的石雕藝術做為起步,也讓我們見識了敢夢.敢做.敢不同卻豐富的石雕人生。

 

石雕5.jpg

 

今年暑假7月1日至31日,千萬別錯過「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於花蓮港1號碼頭有8國16位石雕家精彩的現場大型創作,歡迎鄉親及遊客相約來為他們加油打氣!

 

資料提供:漢河文化 沈宗漢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