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花蓮觀光逐步重建、暑假即將到來民眾旅遊高峰,花蓮縣衛生局結合醫院全力動員迎接今夏旅遊潮。秀姑巒溪泛舟作為東海岸最具代表性的水域活動,每年吸引眾多遊客造訪,為確保遊客戲水安全、守護緊急醫療需求,花蓮縣衛生局宣布114年夏季「水域行動緊急醫療服務」自6月23日至9月10日止,共設置兩處行動醫療站,分別位於:奇美休息站(中游)與奚卜蘭遊客中心(長虹橋旁、下游),全面升級水域急救量能。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自113年4月3日地震及多次颱風衝擊後,花蓮觀光產業面臨諸多挑戰,目前交通、觀光等層面逐步恢復原貌。以秀姑巒溪為例,泛舟業者已全數復工,加上緊急醫療能量到位,歡迎各界遊客造訪。自98年起即連續推動「秀姑巒溪水域行動醫療站計畫」,迄今邁入第16年,成為全台水域觀光活動醫療備援的標竿,兩站由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負責支援,每站皆配備1名醫師、2名資深護理人員、1名具緊急救護技術員資格之司機,每日自上午9點起,配合泛舟活動時間進駐,提供緊急救護、外傷處置、急性症狀評估與藥物治療等即時服務。透過第一線即時應變,大幅提升山海交界地帶與水域事故的處置效率,保障旅客生命健康。

朱局長還特別提到,位於中游的奇美醫療站,原址去年遭受颱風侵襲時,基地因土石沖刷導致停水停電,建築物內地面更遭嚴重沙土淤積,原設置空間無法使用,面臨醫療站能否正常啟用的重大挑戰。花蓮縣衛生局與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並未因此退縮,而是積極協調修復。6月4日衛生局與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召集泛舟業者與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召開「水域緊急醫療與安全協調會議」,全面盤點各醫療站需求與設施現況。會中,特別請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協助處理奇美休息站的搶修工程,包含排除土石淤積、恢復水電系統等基本設施,最終順利在今夏前完成修復作業,確保醫療站可如期啟用。

朱局長指出,泛舟雖屬休閒活動,但因地形險峻、水勢湍急,仍存在潛在風險。過往傷病多為扭傷、外傷、失溫、曬傷、中暑等突發狀況,一旦延誤黃金救援時間,恐影響旅客後續行程與健康。若秀姑巒溪無醫療站即時支援,患者需轉送豐濱原住民分院或遠赴花蓮市區,既耗時又風險高。行動醫療站的存在,有效補位地理與時間的限制,保護每一位遊客的生命安全。
花蓮縣衛生局提醒,泛舟屬於中高強度運動,建議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慢性病史者量力而為,從事任何水上活動應選擇合法場域、配戴合格裝備、避免酒後或身體不適時下水,同時注意氣候與水位變化,參與活動前請務必做好暖身,活動中適時補充水分、注意防曬與防中暑。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