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公所持續深耕原住民族手工藝發展,日前於原住民文化歷史館舉辦「手作繩編研習課程」。市長魏嘉彥到場欣賞學員的作品,並高度肯定原民文創產業的發展潛力,並強調部落特色工藝不僅具文化意涵,更可成為花蓮對外展現城市文化實力的重要窗口。

此次研習課程為初階班,特別設計基礎入門內容,帶領學員從最基本的繩結技巧開始學習,進而掌握簡易圖案的編織方式。透過一針一結的實作,讓學員逐步建立編織手感與創作信心,為日後進階學習與商品開發打下穩固基礎。課程由專精纖維藝術與繩編創作的講師李欣授課,融合實務與文化概念,鼓勵學員將部落圖騰、故事與生活元素融入創作。

魏嘉彥市長在活動中表示,原住民族的編織與手工藝蘊含族群歷史與生活智慧,是花蓮珍貴的文化資產。他指出,這些作品不僅適合發展成文創商品,更有潛力成為城市外交的特色禮品。未來如有國際交流或外賓來訪,市公所都將優先致贈由部落族人創作的工藝品,以行動支持原民產業,同時在國際社會展現花蓮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國際友人感受城市的人情與溫度。



魏市長進一步說明,市公所辦理工藝課程的目的,不僅是技術傳承,更希望協助族人將創作商品化、品牌化,推廣至更多旅客與國際市場,打造具在地文化精神的花蓮伴手禮。市公所也將持續推動從初階到進階的系統性研習課程,扶植部落文化技藝的發展,提升族人創新與創業能力。


本次課程期望深厚各部落的多元文化,協助族人培養第二專長,拓展職涯選擇與創造經濟效益。市公所將持續攜手部落,推動文化永續與經濟並進,讓花蓮原民工藝在地扎根,向外發光。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