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小六生張小弟弟,平日不時出現搖頭、點頭、聳肩等動作,甚至還會不自覺發出怪聲音,這些症狀不僅讓他在學校遭遇同儕嘲笑與排擠,也影響了他的學習表現與自信心。經精神科診斷為「妥瑞氏症」後,家長帶著他求助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醫師,透過中藥與針灸的調理治療,孩子的症狀有明顯改善,重新找回學習的動力與開朗笑容。

妥瑞氏症是一種好發於兒童的神經系統疾病,約九成病童在10歲前發病,男孩比例高於女孩。症狀包括頻繁的眨眼、聳肩、搖頭、清喉嚨、發出怪聲等動作或聲音,對患者的生活、學習與社交皆造成極大困擾,也往往因為他人的誤解與排擠,讓病童感到自卑與壓力。
楊成湛主任指出,從中醫角度來看,妥瑞氏症屬於像「驚風」或「肝風內動」這類因腦部神經不穩定所引發的狀況。而《黃帝內經》也指出:「所有風的症狀,多與肝有關」,因此中醫認為妥瑞氏症是「肝風」擾動所引起的腦部疾病。

不過,每位孩子的症狀不同,中醫會根據個別情況來辨證施治。如果孩子主要是出現不自主的動作或抽動,治療上會以「平肝熄風、止痙」的中藥為主,例如石決明、天麻、鈎藤、白蒺藜等;若孩子還合併有情緒不穩、易怒、焦慮或睡不好等精神情緒方面的問題,則會使用有安神、穩定情緒作用的藥材,如酸棗仁、遠志、夜交藤、茯神等,幫助孩子身心調整、情緒穩定。
除了中藥,針灸療法更是提升療效的重要助力。楊主任表示,針灸可刺激大腦特定穴位,如百會、上星、四神聰、神庭、頭維等頭皮穴,不僅能改善抽動頻率、降低焦躁與衝動行為,也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穩定。許多家長對於孩童頭部針灸有所疑慮,實際上頭皮針的位置僅在頭皮表層,且頭蓋骨保護腦部,針感相對溫和,是安全又適合兒童的治療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治療妥瑞氏症同時也能兼顧其他共病問題,例如鼻過敏、腸胃功能失調、注意力不集中等,透過整體調理,幫助孩子全方位健康成長。
楊主任提醒,在日常照護上,飲食與生活習慣亦是關鍵。妥瑞症兒童應避免油炸、甜食、巧克力、含糖飲料與人工色素食物等刺激性食物,並少食辛辣與燥熱食物。規律且適量的運動,有助於抒發體內壓力,促進氣血運行,而充足的睡眠則可修復大腦細胞、穩定神經系統,三者相輔相成,有助提升整體療效。
門諾醫院中醫科長期致力於兒童身心照護,秉持中醫整體觀與辯證論治原則,為每位患童量身訂做合適的治療策略,協助他們走出困境、回歸正常學習與生活。若孩子出現持續性的怪動作或聲音,建議及早就醫評估,透過中西醫整合治療,給予孩子一個安定、健康的未來。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