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極端氣候頻繁與花東地區資源取得不易的挑戰,基督教芥菜種會宣布「生活物資供應中心」花蓮倉正式擴大啟用,成為花東地區關鍵的物資調度與服務樞紐。今(12)日攜手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舉辦「全心全意 聯手公益」捐贈記者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感謝企業長期支持,強調芥菜種會推動從扶助到扶立的助人使命,透過生活照顧及陪伴,幫助脆弱家庭恢復家的安全生活,逐步走向自立,花蓮倉升級,將為偏鄉家庭打造更具韌性與溫度的支持系統。

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
芥菜種會生活照顧服務的對象,以兒少與長者為主,占比近七成,其餘為急難家庭與身障者。2024年建立助人網供需服務平台,打破以往物資統一發放模式,讓受助者有選擇所需物品的權利,提升自主選擇與尊嚴。其中以洗髮精、洗衣精和洗碗精等清潔用品及食品類的需求高,育兒需求如奶粉與尿布也明顯增加,反映生活基本需求的迫切,需要外界更精準回應。
花蓮倉於今年7月出貨的生活照顧箱數,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顯示東部對生活與緊急物資的需求持續攀升,此外,花東地區面臨地震、颱風威脅與資源不均,交通阻隔更使弱勢家庭在災時易成為「物資孤島」。現在花蓮倉的物資,可支應台東倉以及花東部落與蘭嶼共四處的備災儲糧點,串起綿密支援網絡。



財團法人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長期支持芥菜種會,今年再度捐贈價值一百五十萬元的生活用品,共同守護偏鄉家庭。全聯北三處蘇花區區副理陳沂湄表示,當生活被安頓下來才能想未來,我們願與芥菜種會攜手,把關懷送進每一個角落。


芥菜種會生活物資供應中心督導莊美惠表示,除物資支援,花蓮倉也擴展「陪伴關懷+彈性工作」的生活照顧服務,推動「以工帶振」計畫,提供貼標、分裝等工作機會,讓經濟弱勢者重拾收入與自信。單親媽媽淑芬曾因瓦斯外洩事故導致健康受損、工作中斷,透過芥菜種會轉介進入花蓮倉服務。「孩子也能在倉內幫忙,我們不只是被幫助的人,也開始能幫助別人了。」她感性分享。另一位布農族人大戶(族語名)則在0403花蓮強震後失業,如今駕駛物資配送車深入山海線部落,「我曾經受幫助,現在能把關懷送出去,真的很開心。」



0403強震期間,花蓮倉迅速啟動調度,即時將物資送達秀林與和平村等地,補足災後救援缺口,展現成為東部災後韌性補給中樞的實力。花蓮倉擴大啟用後,與台北倉、台東倉進行物資對轉,強化東西部物流連結,提升調度效率並降低成本。擴充的物資倉儲空間,更提升物資供應的穩定性。
生活物資供應中心花蓮倉擴大啟用 家庭見證分享

單親媽媽淑芬與四個孩子的重啟之路——在物資中心找到喘息與希望
淑芬是住在花蓮的單親媽媽,獨自照顧四個孩子,其中有的孩子身心敏感,需要長期陪伴,讓她無法從事穩定全職工作,因此擔任教會課輔老師,勉強維持一家生計。
淑芬的其中二名孩子是芥菜種會的認養童,也因此,他們一家成為芥菜種會長期陪伴的認養家庭,透過助養人的愛心支持,家庭基本需求慢慢穩定。然而,這個家庭再度面對考驗。
今年4月寒冷的一夜,小女兒小美突然聞到家中瓦斯味,喚醒媽媽與姊姊們,才驚覺熱水器燃燒不完全,瓦斯一氧化碳正在悄悄外洩。母女連夜就醫,雖然幸運逃過一劫,但也讓媽媽淑芬的健康受損,無法繼續作課輔班的工作,原本的租屋處也因屋況危險必須搬遷修繕,生活陷入全面停擺。
在最困難的時候,芥菜種會的社工根據家庭狀況轉介她至「花蓮生活物資供應中心」,提供基本生活所需外,讓她加入分類與配送工作。孩子們也可以一同參與、協助中心內務,慢慢重建信心與秩序。對這個家庭來說,花蓮倉是一個可以喘息、重整、找回生活節奏的地方。從孩子成為助養對象,到母親能在中心獲得機會與喘息,一步步走向穩定與自立。

芥菜種會誠摯邀請企業與社會各界,一同加入守護花東的行列,透過物資與捐款,共築一條溫暖的生活照顧支持鏈。更多捐款支持請連結芥菜種會官網:https://lihi3.com/EjYpn 或撥捐物專線:(02)7741-6000按2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