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鎮長林建平26日與代表會主席龍春文、全體代表、里長、義仁鍾瑞龍遺族,分別前往箭瑛公園及義人鍾瑞龍念公園獻花致意。鎮長林建平表示,鳳林是個客家鄉鎮,客家人重情重義,張箭、鄧玉英老師為教育犧牲生命,義人鍾瑞龍捨身救人,即便是現代社會都是讓人敬佩的義行。希望透過公部門的追思讓讓他們的故事流傳下去。

民國66年10日6日,山興國小張箭、鄧玉瑛等六位老師,為了到學校幫學生上課冒險涉溪而過,無奈溪水湍急且流沙處處,張箭、鄧玉瑛老師溺斃殉職,如此感人故事除拍成「箭瑛大橋」電影,時任行政院長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還籌措經費,興建花蓮溪沿岸第一座鋼筋水泥橋樑,命名為「箭瑛大橋」,提供山興里民眾來往鳳林市區的安全回家之路。

民國62年10月10日娜拉颱風過境,溪水暴漲山洪爆發,馬太鞍溪堤防因暴漲溪水潰堤造成多位民眾受困待援,義人鍾瑞龍不忍民眾受困洪水生命垂危,竟奮不顧身搶救受困民眾多人,無奈不敵湍急溪水而遭流失滅頂,享年僅28歲,英年早逝。
鎮長林建平表示,張箭、鄧玉英老師或義人鍾瑞龍,都是鳳林珍貴的歷史,他們所表現出的大無畏情操更值得現代人效法。所以他特別邀請代表會全體代表、各里里長、義人鍾瑞龍遺族,一同參與箭瑛公園、鍾瑞龍紀念公園追思會,希望透過公部門的表態,讓他們的故事傳承下去。

林建平指出,當初張箭、鄧玉英老師用生命換來的箭瑛大橋,改建後持續守護鳳林、山興來往民眾安全,沒想到一場堰塞湖災難讓馬太鞍溪公路橋沖毀,箭瑛大橋進一步守護南來北往的交通安全,提供安全的路線讓救災車輛挺進光復鄉災區,饒富意義。
代表會主席龍春文則表示,昨日的追思活動,義人鍾瑞龍遺族的參與別具意義,希望他們的大義精神,能繼續被後人知道。義人鍾瑞龍遺族代表,前瑞穗鄉長賴義家說,感謝鎮公所的用心,讓他們遺族倍感榮耀,先人鍾瑞龍的義行不會消失在歷史裡。
隨後,鎮長林建平代表各界分別向張箭、鄧玉英老師銅像及義人鍾瑞龍紀念碑獻花、獻果致意,儀式簡單隆重。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