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花蓮新聞 > 在地生活
慶豐部落聚會所年底即將呈現
時間:2018-08-09 10:32:30 來源:吉安鄉公所 作者:楊均濰 瀏覽人數:
字級 S M L

隱身在慶南三街上、吉安好客藝術村西側的慶豐部落聚會所預定地,設計模擬圖獨特的外型,附近民眾稱「原住民版的歌劇院」。吉安鄉慶豐部落因長期缺乏戶外聚會使用空間,吉安鄉長黃馨上任後利用地政專業背景,積極為部落尋找土地、勤走中央爭取經費,於107年獲得原住民族委員會及花東基金補助總預算經費1500萬元,辦理慶豐部落聚會所興建工程,以開放式空間作為規劃主軸,可成為原住民祭儀或慶典活動場所及當地居民休閒運動的好去處,預計年底完工。

 

吉安-07.jpg

 

吉安-06.jpg

 

慶豐部落聚會所土地取得不易,爭取經費及規劃興建歷經三年多的時間,鄉公所團隊逐一克服,獲本鄉代表會全數支持於6月5日正式開工。

 

吉安-05.jpg

 

吉安-08.jpg

 

昨日上午吉安鄉長黃馨在建設課長吳印浴及原民所長江夏枝的陪同下,會同建築師前往現勘,黃馨表示, 慶豐部落聚會所現址於民國72年都市計畫變更為公園預定地,長期以來為農改場使用,經多次溝通協調取得同意後,向國有財產署完成撥用土地,永久提供地方鄉親使用。部落聚會所外圍規劃為綠地公園,可結合東北側的吉安好客藝術村(慶豐市場旁),作為停車使用的需求廊帶,帶動慶豐村公共空間,提升百姓生活品質,結合觀光產業、原民文化資產,黃馨也說,聚會所東側尚有近五分多地的公共設施保留地,由於財政拮据尚無法徵收,將來有機會還是會積極向上爭取經費,讓慶豐部落聚會所場域完整呈現。

 

建設課長吳印浴指出,用地取得獲農改場同意後,吉安鄉公所徑向國有財產署辦理撥用,作為公共設施使用,吉安鄉公所依規定辦理多目標使用申請,公園用地其建蔽率為15%可供建築活動場所使用,慶豐部落聚會所基地為1071坪,設計建築面積為146坪,現階段施作地樑基礎設施及基礎回填作業,目前進度為20%。

 

慶豐部落聚會所建築設計結合地理環境,倚靠中央山脈、奇萊山、初英山等山巒,主體廣場以阿美族圖騰結合太魯閣族彩虹橋之圖樣,廣場以太陽作為設計概念,意為阿美族是太陽之子;太魯閣族彩虹橋則作為結構主體。象徵太魯閣族的祖靈之眼與阿美族代表菱形圖騰元素交織兩族百年來在吉安鄉慶豐村和平共榮、互相依存信賴的深遠意義。

 

吉安-01.jpg

 

吉安-04.jpg

 

原民所長江夏枝表示,慶豐部落聚會所座落於吉安鄉慶豐村,日治時期慶豐地區有日本神社,因而得名為「宮前」,百年前原為七腳川社阿美族人居住地,七腳川事件後社人四散,此地即成為日本移民村的位址,直到七0年代,慶豐村境大批住宅區興建起來,吸引不少阿美族人及太魯閣族群返居來此,形成集居部落。

 

吉安-02.jpg

 

吉安-03.jpg

 

「原民基礎建設在部落紮根」,黃馨上任以來盡全力替吉安鄉二十個部落找尋適合的土地,協助取得土地所有權,尋求預算興建具有特色的聚會場所,東昌部落聚會所於102年8月興建完成、光華部落聚會所也於105年7月揭牌啟用,慶豐聚會所也即將於107年底完工,黃馨強調,南華、小台東、七腳川部落聚會所也獲得原民會補助近200萬元的興建工程規劃設計費,並已完成三處聚會所的設計藍圖,待土地取得及建照申請完成後,即可興建,也許沒辦法在黃馨任內剪綵,但為吉安鄉各項基礎建設打好基礎是責任與義務,黃馨會秉持認真、努力的腳步為鄉親服務。

 

為配合當地原住民族傳統祭儀需求及辦理各項集會、慶典、祭典等活動,確實有必要興建原住民部落開放式聚會所空間,落實原鄉願景,凝聚當地原住民族群文化向心力,達成文化傳承之意義。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