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花蓮新聞 > 在地生活
切除肺腫瘤減痛恢復快 花蓮慈院單孔胸腔鏡手術200例
時間:2018-11-01 16:42:33 來源:花蓮慈濟醫院 作者:楊均濰 瀏覽人數:
字級 S M L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肺癌(氣管、支氣管和肺癌)排名臺灣10大癌症死因排名第一位。為了讓病患能快速回復生活,花蓮慈濟醫院2016年9月開始採用「單孔胸腔內視鏡」進行胸腔手術,避免了手術中肋間神經受損導致術後胸部的麻木感,減少出血量與疼痛感,讓病人可以快速回復手術前正常的生活功能,並在2018年突破200例單孔胸腔鏡手術。今天上午,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陳培榕、外科醫學發展中心主任賴鴻緒與胸腔外科主任張比嵩醫師帶領團隊及病友共同分享成果。

 

慈濟-03.jpg

 

張比嵩主任表示,單孔胸腔鏡手術適用範圍包括肺癌的肺葉切除,肺節切除,縱膈腔腫瘤切除,重症肌無力胸腺切除,心包膜切開引流,食道癌切除及局部肺葉切除與肋膜腔疾病手術,手術只須透過一個約3至4公分的傷口,除了大幅縮短手術時間,恢復時間也能縮短,疼痛感也較傳統開胸手術下降,出血量非常微量,不需要輸血,術後即可下床活動,平均在手術後3至4天即可出院。

 

慈濟-08.jpg

 

「我朋友告訴我,我的祖先叫我趕快來看醫生。」去年接受單孔胸腔鏡切除肺癌的黃文光先生表示,自己原本是遊覽車司機,身體有些小病痛也沒空看醫生,但是朋友把「祖先」搬出來,逼著他到醫院看醫生,做完健康檢查才發現除了全身多處骨刺之外,最讓他與家人擔心的就是左下肺葉4.2公分的腫瘤。

 

後來轉給胸腔外科主任張比嵩醫師,建議他用單孔胸腔鏡切除腫瘤,手術後加護病房睡了一個晚上就轉到一般病房,兩三天後就跟張主任吵著說:「我感覺都好了,可以出院了。」重新回到職場的黃文光表示,手術後感覺整個人都很輕鬆,除了很謝謝「祖先保佑」之外,特別要謝謝有花蓮慈濟醫院跟張比嵩醫師,把他治療的這麼好,也不用到處緊張找醫師。

 

慈濟-07.jpg

 

慈濟-06.jpg

 

同樣來到現場感謝的還有黃女生跟詹女士。黃女士表示,因為自己擔任看護工作,公司每年都會安排健康檢查,加上家族有過肺部腫瘤的病史,所以,自己平時就很注意,加上曾在花蓮慈院當過看護員,很信任花蓮慈院的醫護團隊,在別的醫院工作的女兒也很鼓勵她,發現有問題就要積極治療。經過胸腔內科主任林智斌醫師與胸腔外科主任張比嵩醫師的協力治療,黃女士說,整個治療過程一點的不緊張,全心全意的信任花蓮慈院的醫護團隊。

 

慈濟-01.jpg

 

對於腫瘤治療很有經驗的陳培榕副院長表示,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一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許多病人會忽略初期的徵兆,檢查上也不容易發現,但是現在透過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掃描,可以發現有效發現早期腫瘤。病友詹女士就是在健康檢查中,透過電腦斷層掃瞄發現左上肺葉有1.5公分的病灶,經過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後,預後狀況良好。

 

賴鴻緒教授表示,外科醫學中50例可以讓一個醫師變得很有經驗,200例代表的不光是這位醫師的經驗與能力,還有病人與家屬對整個醫療團隊的肯定!透過單孔胸腔內視鏡切除肺部腫瘤,可以把傷口從傳統開胸手術的約20公分,縮小至3、4公分,疼痛感低、出血量少,恢復期也可從傳統開胸的1個月縮短到3-4天,能讓病人更快回復正常的生活。

 

單孔胸腔鏡手術自2010年由西班牙醫生Diego Gonzalez,針對肺癌患者完成全世界第一例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經過幾年不斷的技術改良與推廣,花蓮慈濟醫院為了讓花東地區民眾能接受到更適合的醫療,花蓮慈院胸腔外科在2016年引進單孔胸腔鏡手術,張比嵩醫師表示,很感謝醫院以及包含醫療、護理、醫技及行政團隊的支持,還有病人與家屬的信任,才能在兩年內突破了200例,未來團隊也會不停進步,努力尋求更適合的方式,來守護生命守護健康。

 

慈濟-05.jpg

 

慈濟-04.jpg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