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開學季,常可見小學生背著沉重書包,在上學或放學途中步履蹣跚。有些學童的書包高過頭頂、低垂至臀部,走路時身體前傾,彷彿在攀登山路。另一方面,隨著3C產品使用日益頻繁,許多孩子課餘時間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或平板,導致「科技頸」(text neck)問題日趨嚴重,對仍在發育階段的頸椎與脊椎造成潛在傷害。
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學生每日書包平均重量由低年級到高年級分別為3.45公斤、4.56公斤及5.48公斤,普遍超出建議標準,即「體重的八分之一」。此外,學童長時間使用3C產品所產生的頸部前傾姿勢,也讓頸椎承受過重壓力。專家指出,當頸部前傾超過30度時,頸椎需負擔近18公斤的壓力,相當於「脖子上背著一位六歲孩童」。在臨床觀察中,越來越多學齡兒童因姿勢不良而求診。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復健科林瑞祥醫師指出,青少年的骨骼仍處於成長階段,若長期姿勢不當,恐導致肌肉失衡與脊椎變形,甚至可能進一步影響呼吸與內臟功能。他說:「我們常見學童在低頭滑手機、閱讀或寫作業時,出現頭部前伸、肩膀內縮的姿勢,加上背負過重書包,使頸背長期處於代償壓力之中。」林醫師提醒,這些問題若未及時改善,不僅恐導致慢性疼痛,也可能影響未來的姿勢穩定與生活品質。

針對此一現象,林瑞祥醫師進一步提出三項姿勢保健建議,提醒家長與學童從日常生活中落實脊椎照護:
1.正確背包方式:書包重量應控制在體重的八分之一以內,選擇雙肩背包,並調整背帶使書包緊貼背部、底部落在腰部附近,避免造成駝背或身體後仰。
2.3C產品使用原則:螢幕應抬高至與視線齊平,避免長時間低頭操作。建議每30分鐘休息一次,起身活動或進行簡易伸展操。
3.良好坐姿習慣:保持背部挺直、雙腳平放地面,使用符合身高的桌椅,避免過高或過低影響脊椎負擔。

林瑞祥醫師也提醒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日常活動與姿勢習慣,鼓勵多參與戶外活動、加強核心與背部肌群訓練,以提升脊椎穩定度。若發現孩子有持續性肩頸不適、頭痛或姿勢歪斜等情形,應及早就醫評估,接受適當的物理治療介入。
「書包雖小,姿勢卻大有學問。」林醫師強調,學童的脊椎健康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關注,更需要社會整體對姿勢教育的重視。「健康從小紮根,正確的姿勢就是孩子一生脊椎健康最好的保護傘。」
資訊提供:花蓮醫院 復健科 林瑞祥醫師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