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附小於今年迎來創校76週年校慶,特別遴選出第二屆「傑出校友」,並在全校兒童週會中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典禮當天貴賓雲集,包括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花蓮縣政府、縣議會、市公所、立委傅崑萁辦公室及東華附小家長會會長劉冠麟等人,與全校800多位師生共同觀禮,典禮簡單而隆重。
本屆「第二屆東華附小傑出校友獎」特邀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親臨擔任頒獎人。徐校長長期關心附小的發展,持續給予學校專業上的指導與精神上的支持。他對教育的熱情與對學生的信任,始終是東華附小穩健前行的重要力量,也象徵著大學與附屬學校在教育使命上緊密相連、共榮共進。

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同時也是東華附小校友會理事長,在致詞時表示,所有獲獎校友的共同特質是「做什麼像什麼」,不論在哪一個領域,都能憑藉專業與熱情發光發熱。他勉勵學弟妹們要勇於嘗試、堅持理想。家長會長劉冠麟也鼓勵全體學生,要有毅力與恆心,並多為社會公益盡一份心力。
勇敢、創新、熱情、奉獻 四位傑出校友展現附小精神
在四位獲獎校友中,劉正謙學長以其正直與創作才華聞名。早年因跳海救人之英勇事蹟,榮獲「全國好人好事代表」與「全國優秀青年獎章」。之後以電影《賭國仇城》勇奪第17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擊敗侯孝賢、張毅等前輩,成為影壇新星,並以《實習醫生》、《老人與女孩》屢獲優良電影劇本獎,展現深厚的人文關懷。

頒獎當日由於劉正謙無法到場,特委請其胞弟,同時也是知名演員、當家小生劉尚謙代為領獎。劉尚謙特別感性的提到,童年時和哥哥一起上學,在校園中留下許多足跡,也難忘過去在學校禮堂表演話劇、以及與李安導演同班的往事。劉尚謙特別推崇哥哥劉正謙,當年創作的第一份改編劇本就拿下金馬獎,讓身為弟弟的他感到與有榮焉。劉尚謙表示,孕育自己和哥哥的最重要時期,就是小學階段,他提到過去雖是打罵教育,但也因為所有師長的用心投入,才讓他們現在可以有所成就、屹立一方。

另一位到現場接受頒獎的校友溫策帆,曾任花蓮市公所市長秘書,長期協助市政推動並強化民眾連結,協辦太平洋花車嘉年華、縱谷馬拉松及姊妹市文化交流活動,提升城市能見度。另一方面,他致力推廣音樂教育,指導多校管樂團屢獲佳績,並主辦「花蓮原創唱秋音樂祭」、「洄瀾藝術節」等活動,促進文化平權。溫策帆表示,附小是培育許多藝術人才的搖籃,他自己從小喜歡在禮堂聽節奏樂團演出,後來也參加管樂團參加比賽獲得佳績,但受邀出國表演時卻受限於經費而未能成行,因此很羨慕現在的小學弟、學妹,可以有許多參加國際交流的機會,他很感念在花蓮受到的養分,也期勉學生們二、三十年後也可以回學校,將自己的專長分享回饋給母校。

陳怡君學姊則以創新思維與專業實踐,在政府數位治理領域卓越表現。她主導政府資料開放計畫,建構制度並與社群合作,奠定我國資訊透明的國際標竿;推動「民眾e管家」整合服務及「電子謄本」、「地籍資料雙網查詢」等創新系統,提升行政效能與民眾便利。她的努力屢獲行政院優等獎與資訊月獎肯定,成為推動智慧政府的代表人物。
陳州麗學姊長年耕耘音樂教育,為母校創作《東華附小隨想曲》作為60週年校慶紀念歌,並於63週年音樂會中以雙鋼琴演出,展現對母校的深厚情感。她同時擔任108課綱諮詢委員與音樂資優評審,出版多部音樂教材及書籍,如《FUN玩音樂–解鎖音樂密碼》,並多次受邀於廣播及電視節目分享教育理念,為我國音樂教育注入創新能量。

教育的價值不在掌聲 在於影響的持續
張慧娟校長在致詞時表示,教育的價值不在於掌聲與獎盃,而在於影響的延續與傳承。「一所學校最美的風景,是她的孩子在不同地方發光。」校友的成就再次點亮學弟妹的夢想,也讓所有附小人看見教育的力量。

附小自治市市長陳冠穎也代表全體學生致詞,他感謝傑出校友帶來的啟發與榜樣,讓學弟妹學習到劉正謙學長的勇敢與才華、陳怡君學姊的創新與專業、陳州麗學姊的音樂熱情,以及溫策帆學長對花蓮的奉獻,讓「從附小出發,走向世界」的精神持續閃耀。


在頒獎典禮過後,張慧娟校長也邀請傑出校友及貴賓共同蒞臨附小涵蘊堂現正舉辦的戴莉如退休老師油畫展──「樂在其中」,並由戴老師親自導覽,與會貴賓對於附小在人文氣質的養成、優秀人才的培育,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