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鄉距離堰塞湖洪災已經過三週,災後復原工作刻不容緩,魏嘉彥市長積極協調各界資源投入重建。魏市長15日特別接待協助救災的企業代表,感謝他們於災後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出動重型機具及人力支援地方復原,展現民間企業關懷地方、共度難關的精神。

15日下午企業代表一行人前往花蓮市公所,包括台灣建設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良耀、台唐營造股份有限公司主任楊家凱、登田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協理鐘士豪、安竣股份有限公司顧問簡景城等人。這些單位在災後積極響應號召,協助動員大型機具前往光復地區,支援清理作業與環境復原,為地方災後重建注入關鍵能量。
其中,台灣建設機械有限公司在災後第二天即主動出動重機具進入災區協助清理,並捐贈民生物資給受災鄉親及來到現場的志工,包括大量的手套、圓鍬、方鍬、畚箕以及高壓清洗機。隨後兩週,該公司更主動協調台唐、登田與安竣等營造業者共同投入救災與復原,共出動價值超過2000萬的重型機具以及數十位人力,與花蓮縣政府環保局通力合作,於本週開始前往處理佛祖街等重災區,進行環境清理與道路暢通工作,展現企業間的團結合作與社會責任。
魏嘉彥市長表示,面對突發災害,地方政府雖全力動員,但仍需仰賴各界支援。感謝台灣建設機械及多家營造公司以實際行動協助復原,讓災區得以及時恢復秩序,充分體現「公私協力、共度難關」的精神。為表彰各單位對地方的貢獻,市長特別頒發感謝狀,肯定其無私奉獻與專業投入。
魏市長也指出,花蓮市公所將持續加強與民間單位的合作網絡,建立更完善的災害應變機制與資源整合平台,讓政府與企業能在最短時間內發揮最大效能,共同守護家園,確保市民安全與生活穩定。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