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114.11.02(星期日)下午14:30~16:30
演出地點: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演藝堂(地址:花蓮縣吉安鄉中正路二段58號)
入場方式:自由入場

台灣客家山歌團為呂錦明和姜雲玉於1991年共同創辦,成立至今已35載,努力為臺灣客家歌謠的傳承、推廣和創新做出貢獻,目前已是遠近馳名且具有指標性的藝文團體。該團與花蓮的結緣甚早,出生於花蓮吉安的呂錦明老師對回饋家鄉更是十分盡力,1995年,山歌團舉辦過為轟動全國的兩岸客家文化首度交流活動「客家山歌同歡唱」巡迴的第一站即選擇花蓮。近年來該團發展的大型客家歌舞劇如:《義民禮讚》、《臺客傳奇》、《青春.山歌對》包括2024年創作的《歌中遊》等,都能排除萬難爭取到花蓮盛大演出。


《臺客傳奇》歌舞劇是台灣客家山歌團而立之年所推出的經典創作,演繹客家人的堅韌的民族性,三百年前「唐山人」勇渡海峽「黑水溝」,翻山越嶺、搏浪渡海的移民血淚,也述說客家人現今在台灣這片美麗的土地努力耕耘積極的生活,打造幸福家園,作為貢獻社會的最重要族群的感人篇章。全劇分成「渡臺悲歌」、「膨風茶情」、「萬巒妹仔」、「靜流遠行」等四個單元,連貫成為一部精采大戲。
「渡臺悲歌」述說的是客家人的過去,「膨風茶情」描寫的是客家族群的生活,「萬巒妹仔」展現台灣南部客家風情和客家女性的美德,「靜流遠行」則表達對客家人堅毅正直、勇敢向前的精神讚頌。客家人愛鄉愛土,重視親情友情的傳統,以及生活中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極為密切,是為本劇中所表達的重要精神內涵。
有關歌曲《靜流遠行》
《靜流遠行》是為台灣客家山歌團三十週年時特別創作的重量級作品。歌詞是由兩位共同創團人呂錦明和姜雲玉共同寫作,四部混聲合唱則由呂錦明完成,以此曲作為山歌團獻給客家的最精緻的獻禮,是對客家精神的讚頌,也是對客家族群的堅強勇敢向前行期待。
歌詞的前後段以四言古詩體裁,敘述客家人如靜流「靜流漱玉,玉美君子,龍族客家」!音樂曲式為三段體「ABA」。中段的音樂用最美的旋律,表現上善弱水之柔美。
歌詞大意:日光、空氣、水是人類生存空間要素。從涓涓細流、溪流、河流、江水都帶給人們無數的好處。大河大流、濤濤江水,上層是滾滾巨浪,轟鳴而過,挟帶沙土,沖樍平原,運載船隻便利交通。滔滔江水之下層是靜流,推沙漱玉,是有情之水。
客家族群長久以來的不斷遷徙,以他鄉為故鄉,稟持特有的文化,造福一方水土。特別是散居都會的客家人,就像靜流ㄧ般,常常隱藏自己的語言,以非主流表達群組聲音,卻是臺灣人中主要的精英,為臺灣之光。故以靜流比諭客家人。
《靜流遠行》呂錦明 姜雲玉/作詞 呂錦明/作曲
大浪淘沙,靜流漱玉,玉聲琮琮,引鳳獻華。
大浪淘沙,靜流漱玉,玉美君子,龍族客家!
水涓涓,涓涓流,彎彎溪水流過莊,飲水思源念高崗。
水淙淙,淙淙流,鮮鮮河水入河江,魚龍化雨致安康。
水漣漣,慢慢流,滔滔江水渡滄茫,乘風揚帆飄過洋。
涓涓流,淙淙水,水波漣漣濺水花。
飄過莊,入深坑,靜流遠行係客家。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