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花蓮新聞 > 旅遊資訊
驛站 ‧ 藝讚-花蓮港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本週六揭幕
時間:2011-10-14 09:28:03 來源:維納斯藝廊 作者:楊均濰 瀏覽人數:
字級 S M L

驛站 ‧ 藝讚-花蓮港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本週六揭幕

10 月 15 日 舉辦作品揭幕展演活動

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的「驛站 ‧ 藝讚-花蓮港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在 「滄桑與遲暮的幻象」
現場互相創作石雕作品、「山海迴旋-白燈塔的印記」藝術牆、「天玄地黃-夢想的座標」碎形拼貼和
《幸福青鳥》蛇紋石郵筒設置等四組作品陸續完成後, 即將於 10 月 15 日(六)下午 3 點在花蓮港親水
遊憩區舉辦隆重的作品揭幕展演活動。
出席昨(13)日的記者會的 花蓮縣文化局吳進書局長、花蓮市市長
夫人張美慧、市立圖書館蔡淑香館長、民生里吳明崇里長、民政里林志鵬里長、民運里林美靜里長、
東華大學李秀華教授、藝術家饒國銓、廖如樑、廖文山、廖文仁、劉加和、馬筱媛、計劃主持人林滿津、
總幹事張靖屏等人帶著歡欣喜悅的心情,分別 在「 幸福青鳥蛇紋石郵筒 」投入第一批幸福的信件外、
同時也在 「天玄地黃-夢想的座標 」碎形拼貼作品的中心共同 鑲入代表社區未來願景的「夢想石」,
象徵締造和諧運轉的舵盤,凝聚眾人力量實現夢想的精神, 正式為「花蓮港藝術介入空間計畫」 拉開
「石現夢想」的序曲,也宣告 花蓮新興藝文據點的誕生!

「驛站 ‧ 藝讚-花蓮港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是 以花蓮港務局所屬之花蓮港親水遊憩區公共空間和花蓮港
1-1 倉庫美術館為基地,從今年四月起邀請 涵蓋繪畫、雕塑、陶藝、景觀設計、表演藝術、音樂、書藝、
漂流木、拼貼、攝影和多媒體影音創作等各領域藝術家,以花蓮港的歷史內涵與自然特色為主題,透過「
花蓮港創藝」、「花蓮港學藝」和「花蓮港演藝」等三大活動主軸,廣邀藝術家、 社區民眾和遊客共同參
與公共空間之藝術環境營造,期望藉此將花蓮港親水遊憩區打造為兼具藝術美感與文化觀光價值之公共休
閒空間,並串連花蓮市臨海自行車道沿線之文化休閒和自然觀光景點。


文化局長吳進書 

文化局長吳進書指出,五個多月以來在文建會、花蓮縣政府、花蓮港務局、花蓮市公所、 台灣區石礦製品
工業同業公會 等政府機關和企業團體、個人的支持下,由花蓮縣珍玩家文創協進會本年度的計劃主持團隊
結合在地藝術家和社區民眾共同參與的 《驛站 ‧ 藝讚 --- 花蓮港藝術介入空間計畫》 終告完成,共有
蔡文慶老師的 「滄桑與遲暮的幻象」現場互相創作石雕作品、饒國銓領軍的「山海迴旋 - 白燈塔的印記」
藝術牆、馬浪‧阿雄的「天玄地黃 --- 夢想的座標」碎形拼貼、由高陽益實業許文卿董事長提供石材,
廖如樑、廖文山、廖文仁父子三人製刻的《幸福青鳥》蛇紋石郵筒設置等四組作品即將在 10 月 15 日由
文建會等單位與藝術創作團隊們揭幕亮相,當天下午 3 點由本縣優秀的團隊洄瀾擊樂率先擊鼓拉開序曲,
歡迎喜愛關心藝文的鄉親遊客們自由前往現場觀禮欣賞。

四組作品中的「天玄地黃-夢想的座標」碎形拼貼 是由花蓮藝術家牟善珺負責圖案設計,以船舵為主
體造形,集結各領域的藝術家陳泓義等人擔任協力團隊,邀請花蓮民眾共同參與石材碎形拼貼。
在船舵中心的菱形內則鑲入 45 顆黑膽石,象徵花蓮市 45 個里,而大圓則等分為 54 格,外圈依序置放 54
顆黑膽石,意謂著 匯聚 來自 四方的歸人遊子 ,總集合為 99 顆石頭。 特別的是,這 45 顆黑膽石上所雋
刻的夢想,是由各里里長提供文句,邀請李秀華、鄒瑞騰和林岳瑩等三位書法家題字,再由石刻工藝家
馮祥生雕刻在扁圓的黑膽石上,成為 代表每個里未來願景的 45 顆「夢想石」,在揭幕活動中隆重嵌入舵
盤中心 ,也象徵恆久印刻著市民的心靈夢想,紀錄著生命最真摯的感動。

張美慧市長夫人指出, 花蓮市多年來人行道大都以大理石碎片拼貼而 成,藉由「驛站 ‧ 藝讚-花蓮港藝術
介入空間」計畫,策劃單位連結了台灣區石材製品同業工業公會,將「碎形拼貼藝術」透過民眾、專業泥
作和藝術相關工作者的討論、設計、集體施作,以此「區域美學」落實到我們生活環境中。

計劃主持人林滿津表示,花蓮市 45 個里「夢想石」的鑲入是一個起點,未來希望持續加入 兼具宏觀視野與
公益愛心的「贊助舵手」除了 鏤刻著贊助者夢想的圓石, 擁有自己選擇的座標外,更能促成個人、
家庭暨多元弱勢族群的「公益座標和願景工程」,「夢想石」 分佈在各個經緯刻度上,猶如這個嶄新的
花蓮未來藝術夢土上的「座標」。 這是一個藝術實驗與理想實踐的過程,工作團隊將以數位影像及文字記
錄這個集體創作的過程,創造屬於這個「驛站‧藝讚 - 花蓮港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的歷史起點與在地經驗。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採訪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