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花蓮新聞 > 在地生活
國際旅遊預防接種-花蓮醫院
時間:2015-06-24 17:36:30 來源:花蓮醫院 作者:楊均濰 瀏覽人數:
字級 S M L

旅遊醫學特別門診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各類交通工具的進步,國人的國內、外旅遊風氣日漸盛行,觀光旅遊人數逐年成長,隨之而來的醫療保健相關照護之需求也日益受到重視,花蓮醫院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建置了「旅遊醫學特別門診」,提供相關醫療與諮詢服務,以提供高品質的旅遊醫學全人照護。 

 

專業的旅遊醫學諮詢是以預防醫學的角度出發,根據旅遊者個人的健康情況(包括年齡、過去疾病史與疫苗接種史)、旅遊行程(當地的公共衛生與疫情概況)及旅遊活動(如慢跑、登高山、潛水或動物接觸活動),提供完整詳實的建議,內容包括:旅遊前的諮詢評估及預防接種,旅遊期間各疾病的預防及處理,旅遊時隨身藥品的建議及旅遊後身體狀況的追蹤與治療。

 

旅遊期間時差的調整、暈車的預防、旅遊腹瀉的處理、高山症的預防及處理,均可善加利用旅遊門診作完整的諮詢及處理。事前多一分準備及留意,旅遊將多增加一份快樂及安心。

 

服務項目

1. 目的地疫情分析及個別醫療諮詢。 

2. 疫苗注射及建議(包括疫苗施打的銜接) 。 

3. 出國留學及工作之健檢。 

4. 常備藥物之準備與諮詢。 

5. 目的地的醫療制度及緊急醫療體系之資訊提供。 

6. 與慢性病照護體系及社區預防醫學接軌,提供個人化的全人照護。

 

服務對象 

1.一般短期出國民眾(旅遊觀光、商務、會議) [小於30天] 。

2.海外長期滯留民眾(留/遊學、探親、工作、移民、替代役) [大於30天] 。

3.特殊目的出國民眾(朝聖、醫療、遠洋漁船/貨輪) 。

4.預約諮詢的團體。 

 

疫苗接種的目的

預防可能造成死亡或終生殘障等重大疾病發生.傳染病流行時,按時預防接種的民眾不但可免於感染疾病,且可阻隔疾病的傳播.疫苗製劑種類疫苗製劑種類大約可分傳統疫苗及新一代疫苗。

 

傳統疫苗又分: 

1.活性減毒疫苗:易被外來抗體中和,免疫反應較持久, 但安全顧慮較大。免疫功能不全者部分不建議打,例如水痘疫苗,MMR混合疫苗,OPV,卡介苗等。 

2.死疫苗及類毒素:免疫力較不完全,須多次注射,但安全性較高。例如破傷風白喉疫苗等。 

 

兒童例行預防接種-我國現行預防接種時程

水痘疫苗實施對象為九十二年元月以後出生且滿十二個月以上之幼兒。

日本腦炎疫苗出生滿十五個月接種第一劑;間隔二週接種第二劑。

目前A型肝炎疫苗免費接種實施的對象為(1)山地鄉出生滿二歲至國小六年級兒童(2)九個鄰近山地鄉之A型肝炎高感染平地地區出生滿二歲至學齡前兒童(3)金門縣、連江縣滿二歲以上至十二歲以下兒童。

95年元月起各醫療院所停止幼兒出生滿9個月該劑麻疹疫苗的預約,且其第1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的接種時間亦改為出生滿12-15個月,而94年12月底前已預約麻疹疫苗之幼兒,各縣市均仍持續提供疫苗接種。

 

成人預防接種

常聽到是幼兒時的例行接種,但成人階段仍有必要施打某些特定的預防針,主要理由是:

幼兒時漏打.

幼兒時雖有接種,但抗體消失,或原本就未產生抗體.

新疫苗,或非幼兒時期的例行預防針,但對成人階段某些人(高危險群或老年人)有接種的必要.

 

出國旅行疫苗相關的健康諮詢 

旅遊的風險評估 :根據旅客個人的健康情況與旅遊行程,做為評估的基礎 .

包括年齡、疾病史與疫苗的接種史。出國旅行前,應該了解已接種過的疫苗是否符合您所旅遊地區傳染病風險所需。

旅遊行程的疫苗接種的評估-

Travel –Related Risks 

行程內容(注意當地Destination的公共衛生與疫情概況)

每個地區停留日數,季節(duration and season) 

旅遊型態或目的(如都市或鄉村旅行,商務或自助旅行)

與旅遊活動(如動物接觸、自行車旅遊),特別注意的是,脫離常規路線的旅行、自助旅行、長期旅行等,都是旅遊的高危險群 .

住宿(Standards of accommodation) 及食物衛生(food hygiene)

Behavior of the traveler

Underlying health of the traveler.

 

旅遊前疫苗施打建議

最好能在出發前4~6週諮詢醫師的意見

了解疫苗的適應症,旅行前的預防接種 :

Routine:一般例行要施打的疫苗

Recommended:建議施打的疫苗,要視目的地、停留時間、個人健康狀況等等因素而定

Required:被強制(mandatory)要施打的疫苗;目前國際上只有黃熱病(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以及南美某些國家)以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美國留學生, 沙烏地阿拉伯在朝聖的季節)需要

 

旅遊者接種注意事項 -小兒麻痺疫苗

特殊國家的需求? 

對於未完成小兒麻痺疫苗完整接種者(not fully immununized persons),同時欲前往少數小兒麻痺流行區工作或旅遊,或者前往聖地(如沙烏地阿拉伯)參加朝聖的信徒,至少於出發前8週內,接種3劑小兒麻痺疫苗(IPV or OPV),每劑間至少隔4周。如果距出發前大於4週小於8週,至少接種2劑小兒麻痺疫苗,第三劑距第二劑6-12個月內完成。 

 

旅遊者接種注意事項-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 

欲前往流行國家者,在出國前應先了解評估個人之MMR疫苗接種史以釐清是否具有麻疹、腮腺炎或德國麻疹的抗體保護力。 

前往流行地區探親或旅遊,避免攜帶尚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幼童,若幼兒必須前往且已達接種 MMR疫苗年齡,務必按時接種,以免遭受感染。 

若需長期居留流行地區探親或旅遊, 應考慮讓幼童案當地建議接種時程在當地接種疫苗,或自費提前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疫苗接種建議注意事項 -日本腦炎 

短期旅客到亞洲旅遊風險是非常低,尤其是如果只停留於市區,估計每100萬旅客會有1名病例。

若打算居住或到鄉村長時間(超過30日)旅遊的人士,風險會更大。即使在短途乘客,在流行季節於鄉村從事某些活動,如到田野工作、野外露營、騎自行車,風險可能會增至每5000-120,000名旅客約1例病例。 

民眾欲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區域,未曾接種日本腦炎疫苗者,可考慮在出發前最少14天完成三劑的疫苗注射。 

 

A型肝炎

喜歡侵襲肝臟的A肝病毒(HAV)所導致,經由人與人之間的糞口傳染後,可能產生發燒、噁心、嘔吐、肚子不舒服、與黃膽的症狀。潛伏期平均28-30天,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 

台灣鄰近地區(東南亞,大陸)是A型肝炎好發區

台灣地區35歲(40歲)以下人士幾乎都沒得過,成年人應考慮

原有B,C型肝炎或其他慢性肝病者較嚴重

 

A型肝炎-旅遊者建議 

對於欲前往至A型肝炎盛行的國家(如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等)工作或旅遊的人,建議可抽血檢測是否具有A肝抗體的保護,或至少於出發前2星期來接種一劑A型肝炎疫苗,之後再接種第二劑。 也或直接施打兩劑劑量或在兩週內施打兩劑以快速得獲得免疫力的建議.

即使在潛伏施打A型肝炎疫苗亦可發揮保護力,需要立即保護或可同時施打免疫球蛋白及A型肝炎疫苗,不會干擾疫苗之造成免疫力.

如果本身已有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疾病,不論是否前往A型肝炎盛行的國家,也建議自費施打A型肝炎疫苗,能對肝臟多一層保護。 

 

國際預防接種單位-限定疫苗 

黃熱病

流行性腦膜炎

狂犬病

Yellow fever 黃熱病

急性病毒感染,症狀嚴重度不等

傳播媒介: 埃及斑蚊 (Aedes aegypti)

潛伏期: 3 ~ 6 天 

具傳染力時間: 

發燒之前極短的時間 ~ 出現症狀後3~5天 

死亡率: : 

盛行地區: 5%

群突發: 20 ~ 40% 

WHO預估: 

實際發生情形: 每年 20萬人 

死亡數:每年 3萬人 

 

節肢動物傳播的病毒性疾病

黃熱病疫苗

未接種疫苗,去盛行地區的旅客罹患黃熱病的風險

非洲: 1:1000 ~ 1: 5000 /月

南美洲: 1:10000 ~ 1: 50000 /月

估計每年美國遊客: 每百萬位遊客有0.4~4.3位受到感染 

疫苗:

0.5 cc 皮下接種

活性減毒疫苗

接種後 10 天會出現足夠的保護力 

有效期限: 10年

預防黃熱病注射證明書是現時於各國入境時需出示的

 

流行性腦膜炎是甚麼 ?

流行性腦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 (meningococcus)引起的腦膜炎症

細菌主要經由咳嗽,噴嚏或接吻傳播

常見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及後頸僵硬;亦會有嗜睡、嘔吐、畏光或紅疹等情況出現

此病可引致腦部受損,甚至死亡(50%)

疫苗:現有之疫苗僅對A、C、Y及W135型有效,B型(台灣)尚無有效疫苗。國際間目前僅建議針對高危險群或至流行區域的人接種,一般民眾不建議使用

旅遊上不建議使用預防性用藥

流行性腦膜炎疫苗接種

只須一針,免疫力可維持三年

接種後十日便會產生免疫力

四價疫苗則可以預防腦膜炎球菌血清 A, C, W135 和 Y 群

但台灣流行的主要為B型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希望藉由下列方式減少感染率: 

要求朝聖季節入境者施打四價之疫苗 (quadrivalent vaccine)

 

若有需要,每年針對當地人施打疫苗 

強制要求從撒哈拉沙漠以南入境的旅客吃ciprofloxacin

與腸胃道疾病有關之疫苗

 

狂犬病 (Rabies)

傳播: 唾液含病毒,經咬傷而入侵神經

潛伏期:範圍從5天到6年多,平均4~6週咬傷部位接近頭部,則較快發生症狀

症狀:發燒、頭痛、嘔吐、傷口部位會覺得刺痛、癢或麻木、 吞嚥困難(恐水症)、情緒激動、肌肉麻痺及昏睡

死亡率: 一旦發病 接近100% 

城市型狂犬病 urban rabies: 以犬、貓為主要傳播動物 

森林型狂犬病 sylvatic rabies: 狐、狼、浣熊、臭鼬、吸血蝙蝠等野生肉食動物間之傳染病(skunk, fox, coyote, raccoon, bat)

在美國: 蝙蝠為主要原因

 

狂犬病疫苗

保護力: > 2年 

副作用: 局部副作用(25%): 接種處疼痛、紅疹 、腫脹 、癢

輕微全身反應: 頭痛、噁心、腹痛 、 肌肉酸痛、 頭暈

Immune complex-like reaction (6%): 搔癢、蕁麻疹

如果一旦被動物咬傷後開始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由於罹患狂犬病的風險>局部或輕微之副作用 

不應輕易停止後續疫苗接種                                                 

 

狂犬病的預防

狗、貓、蝙蝠、臭鼬、浣熊等野生動物都有可能藉由其唾液經由受害者的傷口傳染到狂犬病病毒-避免

 

林家-醫師-01.jpg

 

資料提供者:花蓮醫院 家醫科 林家鲂醫師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