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花蓮新聞 > 在地生活
無聲的殺手-胰臟癌-花蓮醫院
時間:2016-05-10 15:54:24 來源:花蓮醫院 作者:楊均濰 瀏覽人數:
字級 S M L

一名49歲男性,無特殊過去病史,平日嗜菸嗜酒,近三個月來體重減輕8公斤,兩個月前自行於診所就診,發現血糖過高疑似有糖尿病情形,醫師給予糖尿病藥物,但血糖仍控制不佳,近半個月出現反覆腹部悶痛。經一系列初步血液檢查及藥物控制仍無法改善症狀,醫師評估後予以腹部電腦斷層檢查。電腦斷層於胰臟體部發現一約3公分低血流性腫瘤,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病患轉介至外科接受手術切除,病理組織證實為胰臟腺癌,手術後開始接受化學治療。

 

花醫-01.jpg

 

胰臟位於胃部後方,有胰管與十二指腸相連接,同時有外分泌及內分泌之功能。外分泌主要為製造消化酶分泌至人體的消化器官,內分泌主要則是製造調節血糖之胰島素其其他一些少量內分泌物質,因其位處於後腹腔有多個器官遮蔽,其病變並不易發現。

 

胰臟癌在癌症中是最致命的其中之一。據統計其居台灣癌症排名第11位,癌症死因第8位,其診斷後平均存活時間約4-6個月,85%患者發現時已無法手術,五年存活率小於5%,最終每年約有1500人死於胰臟癌。

 

胰臟癌常見的症狀有食慾不佳,不明原因腹痛,下痢,黃疸,茶色尿,新發生糖尿病,腸胃功能障礙,體重減輕,腹部腫塊……等,在疾病初期,其症狀往往不明顯且不具有特異性,因此要早期診斷非常之困難。重要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糖尿病、家族病史、慢性胰臟炎、肥胖……等,有這些問題的人平常就需多留意。

 

在分期方面,第一期為腫瘤局限於胰臟本身;第二期為腫瘤周邊器官侵犯但無重要血管侵犯或局部淋巴轉移;第三期為腫瘤侵犯重要血管;第四期為有遠端轉移,新診斷病患絕大多數為第三四期,此時多半已經無法手術,只能接受輔助性的療法。

 

診斷工具上,腹部超音波雖然方便,但因胰臟位於腹部深處,受其他器官影響難以做精確之診斷。腹部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為最常使用之診斷工具。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常用於出現黃疸之病患,其雖無法直接看到腫瘤,但仍可由膽道阻塞之情形來評估腫瘤之情況,必要時也可置放支架做膽汁的引流緩解黃疸情形。內視鏡超音波為近年新興之診斷工具,其有機會能夠發現比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更小更早期之病灶,必要時亦可做細針抽吸取得病理組織幫助診斷。在腫瘤指數方面,最常使用為CA19-9及CEA,但兩者敏感性特異性皆不高,指數正常無法排除癌症之可能性,異常也無法做癌症之診斷,只能當作參考,多半用於病患治療效果之追蹤。

 

針對胰臟癌的治療方式,最重要是手術切除,化學放射治療為輔,但大部分病人發現時多半已無法切除,可否接受手術切除的評估依據為周邊血管器官侵犯程度及有無遠端轉移。一般胰臟癌病患平均存活約4-6個月,可手術之病患手術後平均可將存活期延長至12-19個月。如影像診斷已高度懷疑為惡性且為可切除病灶,一般不須做病理組織檢查可逕行手術。

 

化學治療上Gemcitabine為術後或晚期無法手術之病患最常使用之化療藥物,其餘大部分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效果,尚需更多的臨床實驗佐證。對於部分無法切除病患如有膽道阻塞現象可考慮放置膽道支架以緩解黃疸情況。

 

胰臟癌為一高度惡性疾病,早期發現困難,有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如有已知可矯治危險因子應盡量矯治,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手術為目前最主要治療方式,經醫師評估可接受手術者應盡速接受手術勿拖延病情。在未來我們期盼能有更先進之檢查治療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對抗這個可怕的疾病,早期診斷與提高治療效果。

 

花醫-02.jpg

 

資料提供者:花蓮醫院  腸胃內科  胡勝堯醫師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

 

>